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热搜关键字:鸽蛋 / 肉鸽系列 /观赏鸽系列 / 信鸽系列 /  其他

我们用了二十多年……

只为养好这只鸽子!

高要: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畜牧业大发展
来源: | 作者:pmo378670 | 发布时间: 2010-11-27 | 546 次浏览 | 分享到:
     高要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始终把畜牧业作为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高要市以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三个抓”(抓改革,抓转变,抓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畜牧兽医事业的健康发展,全市畜牧业呈现出多元化投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全市畜牧业产值为19.6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26%,其中生猪存栏量34.5万头,出栏量73.52万头(其中调出量33.03万头),比2008年分别增加了5%和3.5%;家禽存栏量549.97万只,出栏量1878.91万只;禽蛋产量9302吨;肉类总产量79040吨,同比增长4.4%。2007年以来,高要市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奖励。
一、抓改革,着力解决“三大问题”
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前,高要市的畜牧兽医队伍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存在着软、散、弱的问题。2007年以来,高要市认真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创新的勇气,精心组织并扎实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出台了《印发高要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有关文件,明确了改革目标、任务和措施,统筹推进县、镇、村三级改革工作,目前全市已全面完成改革工作。通过改革,高要市一举解决了三大问题。
(一)解决了畜牧兽医机构不健全的问题。一是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职能得到强化。高要市畜牧兽医局组建后,成为高要市人民政府管理全市畜牧兽医工作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 15 名,内设4个股室,将原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的13名在编人员全部划入市畜牧兽医局;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单独设置,为市畜牧兽医局下属机构、正股级事业单位建制,核定人员编制6名,2009年纳入了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同时,对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确保了人员供给问题。2008年6 月底,高要市畜牧兽医局和动物防疫监督所挂牌成立,县级改革任务在全市率先完成。二是镇、村两级改革工作成效明显。在全市17个镇(街道)单独设立畜牧兽医站,并加挂“镇(街道)动物防疫监督站”牌子,为市畜牧兽医局下属股级事业单位,定编69人,人员经费由地方财政全额核拨。此外,2008 年起,从技术人员队伍和镇(街道)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中,通过镇级推荐、市级培训考核等环节,择优聘用32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一年一聘制,地方财政每年为每个村级防疫员发放劳动报酬1500元。目前,高要市的市、镇、村三级畜牧兽医工作网络基本建立健全。
(二)解决了基层畜牧兽医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针对基层人员老化、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高要市在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中,十分注重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目前,全市镇级畜牧兽医站64名在编干部中,41名为新招录人员,且绝大部分具有中专以上学历,59名干部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同时,积极通过公务员招考方式广纳人才,近两年来市动物防疫监督所共向社会公开招录公务员6人,其中1人为硕士生,并安排其中的部分高素质人员到镇级兽医站锻炼,有效地提升了队伍的素质,改善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以莲塘镇畜牧兽医站为例,目前该站的5名工作人员中,平均年龄仅为32岁,其中本科学历2人,具有兽医师职称的1人,这些新生力量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兽医站的活力和业务水平。
(三)解决了改革分流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优化队伍的年龄结构,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时达到退休年龄而未办理社保的人员,高要市采取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由地方财政按632元/人·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并纳入在编人员退休的增资机制,彻底解决了退休人员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抓转变,着力推动畜牧业发展“四大趋势”
在推进畜牧业发展中,高要市坚持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核心,通过招商引资、扶持养殖大户等多种举措,加快促进畜牧业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粗放型传统养殖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方式转变,全市畜牧业发展呈现出四大趋势。
(一)区域化布局趋势。高要市畜牧业发展在政府扶持引导、大户的带动下,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目标,大力发展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充分发展各地的特色产品生产,全市畜牧业初步形成三大专业区,区域化发展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集聚发展的效应十分明显。一是以蚬岗、白土、回龙、莲塘、蛟塘、活道、白诸、大湾等8个镇为主的生猪养殖产业区,其饲养量占全市的75%以上;二是以南岸、白诸、活道等3个镇(街道)为中心的肉鸡养殖产业区,其饲养量占全市的70%左右;三是以蚬岗、金利、白土等3个镇为中心的黑宗鹅养殖产业区,其饲养量占全市的85%左右。
(二)集约化经营趋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传统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近年来高要市先后吸引了深圳市农牧实业公司、江西省加大集团等一批省内外大型畜牧企业落户,有力地带动了本地畜禽养殖业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市共拥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850个,其中猪场530个、禽场320个;拥有5家省重点生猪养殖场,其数量居肇庆市各县(市、区)之首。
(三)标准化健康养殖趋势。在畜牧业发展中,高要市抢抓国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机遇,积极向上级组织申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2007年以来,全市共有24个生猪养殖场成功申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累计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1025万元。通过项目建设,该市建成了一批高起点的生猪养殖场,有效地提升了全市生猪养殖水平。项目相关的养猪场通过建设沼气池等方式,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猪粪便等废弃物,实行“养殖、沼气、种植或养渔”等相结合的生态与健康标准化养殖模式,大大提高了养猪场粪污的整治和综合利用能力,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地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在业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今年,广东加大畜牧有限公司、高要市马安新金山蛋鸡场等2个养殖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该市积极组织有条件的畜禽养殖场申报无公害畜禽产品认证或产地认定,目前全市已累计有8个畜禽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10家畜禽养殖企业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其数量均占肇庆市的三分之一。
(四)技术创新发展趋势。以肇庆市贝来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养殖场,坚持走科技创新型道路。2005年,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办了“广东省肉鸽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并联合开展《肉鸽产业化新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产学研项目研究。经过多年的攻关,近日,该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结题验收和成果鉴定,其中包括肉鸽养殖“2+4”生产模式和“鸽、鱼、树”基塘生态养殖等5大创新模式,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应用推广产业化新模式,该农场的肉鸽产量提高了50%,日产肉鸽近万只,并建成13万对种鸽规模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鸽场。
三、抓基础,着力做好镇级兽医站“三项建设”
乡镇畜牧兽医站作为国家发展畜牧兽医事业的基层事业单位,担负着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或依据法律授权开展畜牧兽医行业的行政执法、动物疫病免疫、检疫以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等特殊的公益性职能。事实证明,做好畜牧兽医工作,基础和关键都在镇一级。为此,高要市着重从三个方面,着力加强镇级畜牧兽医站自身建设。
(一)按“六室”标准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切实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资金,结合全市开展创建畜牧兽医示范站建设工作,选择莲塘、回龙等两个镇级畜牧兽医站,投入20多万元,按照标准示范站的要求进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两个示范站均设置了“六室”(办公室、资料档案室、会议室、冷藏室、实验室、值班室),并配备有电脑、传真复印打字一体机、电视机、摩托车、冰柜、冰箱、防疫用具以及显微镜、离心机等一批实验仪器设备,硬件设施水平跃上新台阶。
(二)按“两栏”、“六有”要求抓好制度建设。坚持将制度建设作为镇级兽医站规范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镇级畜牧兽医站普遍建立了“两栏”(公开栏、宣传栏),将机构职能、收费项目标准、工作人员职责、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公开,并按照“六有”(即有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有考勤值班制度,有疫苗管理制度,有村级防疫员管理制度,有产地检疫申报制度,有巡查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三)按“八个方面”内容抓好档案资料建设。高要市坚持将档案资料建设作为做好畜牧兽医工作的一项重要、长期的基础性内容列入议事日程。目前,镇级畜牧兽医站的档案资料基本涵盖了“八个方面”(养殖档案、免疫档案、疫苗管理、耳标登记、检疫登记、无害化处理、巡查记录、饲料兽药管理)的内容,其中的大部分资料已实行电脑化管理。目前,全市进行养殖备案和建立养殖档案的畜禽场总数达692个。

贝来得动态

更多

贝来得商城